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hydea0 2025-09-10 装修趣闻 5 次浏览 0个评论

9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从6个方面提出20条具体举措,这份文件不仅仅关乎体育产业,也更关乎我们每一个人的健康生活、消费选择,甚至经济新动能。《意见》提出到2030年,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体育企业和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大幅跃升,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9月9日下午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对该意见进行进一步解读。

2014年我国提出到今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今年提出到2030年实现7万亿元的目标,如何看待这一数字的变化?随着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未来推动全民健身如何持续发力?体育运动又如何创造一种“新生活”?我们先来了解一下9日的发布会有哪些内容。

——国家发改委:继续支持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

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 李静:据统计,今年体育总局系统计划举办或支持举办600余起国际赛事,并预计举办190余项全国锦标赛、冠军赛等高水平国内赛事,在数量和质量上予以保障。推动道路、水域等公共资源进一步向体育赛事活动开放,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推进实施体育赛事相关版权确权及交易服务,提高可售(发)票数量等。主动破解一批长期限制赛事经济发展的难点、堵点问题,释放发展潜力。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会同体育总局等部门统筹“硬投资”和“软建设”,继续支持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同时在户外产业方面,锚定“到2030年建设100个左右高质量户外运动目的地”的目标,通过中央资金、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体育彩票公益金等资金渠道,加大对符合条件的户外运动场地设施、配套公共服务设施的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本共同参与到户外运动事业中来。

——商务部:加快体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商务部负责人表示,体育消费是服务消费的重要领域,将搭建系列促消费平台,加快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建设,创新多元化服务消费场景。促进商旅文体健多业态融合发展。

——工信部:体育器械产业产值较2015年增长34%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国体育器械生产企业超过6.3万家,体育器械产业产值从2015年的1.12万亿元提升至1.5万亿元以上,增长34%,下一步,工信部将推动关键技术研发。推动体育器械与人工智能、物联网、虚拟现实等新技术融合创新,不断丰富拓展群众体育运动场景。

城市探索:体育赛事点燃激情,拉动消费

9日的发布会上,体育总局工作人员表示竞赛表演业是体育产业的重要内容,市场潜力大、发展前景广。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在探索,让一场场体育赛事,不仅点燃激情,也成为拉动消费、促进经济的新引擎。

——湖南长沙:“湘超”火热开赛,推动“体育+消费”深度融合

2025湖南省足球联赛在湖南长沙开赛,现场吸引了超过4万名观众。为给观众提供沉浸式的观赛体验,主办方将赛事门票升级为消费通行证,观众购票后可享受餐饮、酒店住宿等方面的折扣优惠。在“湘超”联赛举行期间,赛场周边还将设立“湖南好物”消费专区,推动“体育+消费”深度融合。

——江苏:各地推出“苏超”消费让利措施

在江苏,持续火爆的“苏超”联赛,让比赛门票变得一票难求。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苏超”的火爆也带火了位于城市广场和商场里的苏超第二现场。大家在这里不但能看球,还能逛吃逛吃。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今年8月16日,江苏启动了全省“苏新消费·苏超”嘉年华活动,各地推出链接运动赛事、文旅打卡的消费让利措施。全省有50个夜间消费集聚商圈、步行街都深度嵌入苏超消费场景和内容。

——浙江:“浙BA”带动文商旅体消费超10亿元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在浙江,“浙BA”篮球联赛持续火热进行,目前已进入城市争霸赛的第四轮比赛。截至9月2日,“浙BA”共举办赛事280场,累计观赛人数达91.85万人次,销售门票45.89万张,门票收入710.96万元,带动文商旅体消费超10亿元。

——开发龙舟赛事消费场景,旅游订单大幅增长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今年端午假期,各地举办的龙舟赛事同样热闹非凡。在不断被开发的消费场景中,游客不仅能看龙舟比赛,还能体验龙舟民俗。在广东佛山,曾因为龙舟漂移赛而“火出圈”,今年端午节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167%,酒店和机票也预订翻倍。

——上海:以F1为契机,通过赛事链接产业与生活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今年3月22日,F1中国大奖赛在上海落幕,三天吸引了超过22万人次到现场观赛,其中20%为上海本地观众,70%来自全国各地,海外观众占比约10%,直接经济拉动超过14亿元。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俄罗斯车迷:我是车手刘易斯•汉密尔顿的粉丝,我来中国2个月了,在中国到处旅游。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意大利车迷:我周五到的,顺便去城市的一些地方逛了逛,比如朱家角、苏州,还有上海市中心。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上海则以F1为契机,通过赛事连接产业与生活,不断放大城市影响力,撬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上海市嘉定区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 金芬:F1中国大奖赛期间,吃住行游购娱的各项消费都达到了一个新高。我们嘉定区的规模以上的中高端酒店的入住率也都平均达到了95%以上。

总规模超5万亿元到超7万亿元,如何看待?

体育赛事活动掀起消费热潮,拿“苏超”来说,前十轮60场比赛,场均观赛人数达2.5万,线上直播观看人次数超过13亿。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消费逐渐成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内容。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5年也就是今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5万亿元。今年提出到2030年,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7万亿元。如何看待这一数字的变化?来看总台央广记者张闻带来的观察。

——政策为体育产业发展松绑提供助力

总台央广记者 张闻:从5万亿元到7万亿元,这不仅仅是数字的提升,更是体育走进老百姓生活,我们自己身体力行地去运动,真金白银地去消费,是生活方式的变迁。举个例子,在2014年,谁能想到2025年的中国,一年有上千场马拉松举办。即便如此,想要跑马拉松还得抽号拼运气。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这背后是当时《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了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审批。一下子,马拉松赛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再举个例子,在2019年,谁能想到一场业余足球赛事,比如苏超,能吸引到6万人到场观赛,票还抢不到吗?这背后也有2019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全民健身和体育消费 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的深化体育赛事承办放管服政策的推动。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简单地说,我们每个人对于健康多彩生活的向往是需求,体育产业内的企业为创造更好的效益而努力提供供给,政策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松绑提供助力。这才是从5万亿到7万亿背后的发展逻辑。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从《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31号文”)当中,我们可以畅想出更多类似于马拉松遍地开花、苏超一票难求的现象。比如,文件当中提出,支持在体育公园、运动营地等打造一批沉浸式体育消费场景。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跳出去看比赛必须去体育场的传统观念。你可以去商场里看撑竿跳比赛,可以在景区里看攀岩。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31号文”专门提出“推动体育数字化发展”。再过几年,你可以做真实的锻炼,但在虚拟场景下进行。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总台央广记者 张闻:我有一个感受就是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已来”,我们每个人,既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更是亲历者——运动手表上记录的步数,都是咱们自己走出来的,赛事门票消费带来的快乐,也都实打实成为了您的回忆。而这些都在创造着中国体育产业的未来。

国家发改委: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较2020年增加36%

在9日的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副司长陈俊介绍,据统计,目前全国共有体育场地484.17万个,全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平方米,较2020年增加36%,全国足球场地超过16万块,新建成投入使用的体育公园达1547个,提前完成“十四五”时期任务目标。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各地是如何通过打造嵌入式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开放学校体育场馆等多种方法,全面落实“十五分钟健身圈”的?

——浙江杭州:“十五分钟健身圈”托起全民运动热潮

上午九点,位于杭州市临平区望梅立交桥下的体育运动场地逐渐开始热闹起来。乒乓球台处,拍子击球的声音此起彼伏。天气晴好,不少居民还会带娃来桥下的大草坪上玩耍。望梅立交桥下原为绿化带,经提升改造,建设成为集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门球、健身点、步道为一体的多功能运动场,辐射了周边多个大型住宅小区,4万多居民因此受益,成为“全龄友好、全民共享”的体育场地新空间。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市民 昝先生:这里设施很满意,范围也很大,我们早饭吃了来玩一个小时,下午还要来玩。对身体很好的,精神也好,感冒都很少。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傍晚时分,不少市民陆陆续续来到位于杭州市临安区的石镜小学,大家有秩序地拿出手机登记信息、扫码入园,随后径直走向学校的操场。夜色渐浓,操场上的人也多了起来,跑步散步、踢足球打篮球、单杠双杠,每个区域都有市民们运动的身影。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学生 雷茗皓:我觉得这个场地很宽阔、很大的,只要是放学了我们就可以做很多活动,比如说足球、篮球、跑步比赛。可以在这适当娱乐,结交更多的好朋友。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为了满足广大市民的健身需求,石镜小学制定了详细的开放时间表。其中,工作日每天开放4小时,在不打扰学生正常上下课的前提下,设置早晚两个时段。周末则将开放时间延长1倍,从上午7点半到11点半以及下午1点到5点,市民们都可以自由出入校园进行各种体育活动。

——上海:家门口“智慧体育场”科技赋能全民健身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上海徐汇区康健体育公园里,安装着不同种类的智慧健身器械,居民用手机扫描器材上的二维码,打开小程序,不仅能看到每个设备的运动教程,还能将运动数据实时上传到手机软件,获得相应的运动指导。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75岁的张宝华老人每天都要来这里锻炼,对于每一类器械的用法和效果都“如数家珍”,他表示,智能技术带来的最大好处是锻炼时能通过器材上的面板调节速度、阻力、强度,可以做到适度运动。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在上海市长宁区的一个小区内,面积超200平方米的智慧健身体育场宽敞又整洁,这里不仅有智能竞赛车、腿部屈伸、推胸划船等抗阻训练器材,还有跳格子、标志尺、短跑道等适合儿童运动的亲子趣味区,吸引不少附近居民前来锻炼。

推动全民健身如何持续发力?

随着群众体育运动的参与方式越来越便捷,参与度越来越高,未来推动全民健身如何持续发力?体育运动如何创造一种“新生活”?

总台央广记者 张闻:截至2023年,全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已从2014年的3.6亿增加到5.5亿,占总人口比例从26%提高到39%。《关于释放体育消费潜力进一步推进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是为下一步推动全民健身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支持。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比如意见提出,鼓励利用工业厂房、商业用房等打造体育运动空间;挖掘城市“金角银边”配建“小而美”的健身设施。这让居民就近锻炼提供了便利。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再比如,推动体育消费场景与数字技术融合;这就可以更好地满足大家个性化的健身需求,为您量身定制合适自己的锻炼方案。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再来,《意见》还提出,搭建适老体育活动平台,打造老年体育赛事消费场景;加强学校体育教练员队伍建设,推动青少年掌握体育技能。这实际上是细化了“一老一小”的健身需求,为老年人提供的是适老化和社交化的健身选择,对青少年培养运动技能和兴趣,奠定终身锻炼基础。

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包括简化健身设施建设审批程序,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优化营商环境,同时也是为了降低运动消费的成本,让大家能够以更实惠的价格消费体育产品,参与体育运动。简单地说,过去咱们提全民健身,更多的是说:场地有没有?教练有没有?未来,我们要回应的是:场地好不好?是否智能?教练好不好?是否专业?这就是全民健身从追求数量供给到追求质量提升的转变。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时空观察丨目标超7万亿元,体育产业如何成为经济发展新亮点?》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