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4万亿元超额储蓄即将释放,流入股市潜力几何?

超4万亿元超额储蓄即将释放,流入股市潜力几何?

hydea0 2025-08-19 装修趣闻 4 次浏览 0个评论

近期有迹象显示,居民存款正在慢慢流入股市。

央行数据显示,7月份居民部门新增人民币存款减少1.11万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新增2.14万亿元,创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多增1.39万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存款搬家”的本质是人民币存款在不同主体之间的流动。受利率下行、股市上涨、监管政策等因素驱动,居民或企业将银行存款转向理财产品、公募基金、债券、股票等其他金融工具或者房地产等实体资产。

近二十年里五次“存款搬家”现象、成因和资金流向

超4万亿元超额储蓄即将释放,流入股市潜力几何?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中国证券网、国海证券研究所  制图:界面新闻

分析人士指出,此轮“存款搬家”是2024年以来的延续,和之前有所不同的是,来自居民部门的“存款搬家”现象更为明显,且资金可能更多地流向了股市。

超4万亿元超额储蓄即将释放,流入股市潜力几何?

“存款搬家”的资金路径通常表现为居民或企业部门存款同比增速下降,与此同时非银存款同比增速上升。

浙商证券分析师李超指出,本轮非银存款增速的变化主要缘于2024年4月监管禁止手工补息,该政策对企业存款冲击更大,导致企业活期存款大规模流出至银行理财,期间虽然居民存款增速也在稳步下行,但更多受居民风险偏好降低、替代投资渠道吸引力不足、提前还贷等因素影响,居民“存款搬家”特征尚不明显。

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呈祥也表示,2024年“存款搬家”现象主要由对公存款流出驱动,而个人存款增速仍高于广义货币(M2)增速,呈现定期化特征,风险偏好尚未显著提升。

不过,在存款利率一降再降、资本市场回暖的背景下,近期私人部门的金融投资开始活跃起来。

2022年以来,存款利率经历了多次下调。今年5月20日,六大国有银行再次集体下调存款挂牌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跌破1%,活期存款利率接近零,大额存单利率全面进入“1时代”。

与此同时,A股市场表现较为亮眼。8月以来A股单日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成交量明显放大。8月18日,上证指数盘中最高达到3745.94点,创近十年新高;截至18日10点34分,A股市值总和突破100万亿元大关。

“7月份的金融数据中,我们看到了存款流入股市的迹象。”中金公司研究部副总经理林英奇周一在直播活动中说。

他进一步指出,迹象一是存款定期化趋势出现拐点,这是2023年以来首次,体现在居民定期存款、银行理财等固定收益产品到期后并未续投,成为潜在的入市资金。

林英奇指出,7月份金融数据最大的亮点是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5.6%,增速比上月上行1个百分点左右,创29个月新高。有分析认为M1的大幅改善主要来自去年监管清理手工补息造成的低基数效应,但林英奇认为原因不止于此。一方面,监管清理手工补息主要发生在去年4、5月,之后低基数效应大幅下降,另一方面, 新的M1口径中加入了居民活期存款,7月M1的回升很大程度来自居民活期存款上升。

超4万亿元超额储蓄即将释放,流入股市潜力几何?
资料来源:人民银行  制图:界面新闻

“分项来看,居民活期存款和企业活期存款今年都在上行,这个斜率是比较陡峭的,与此同时,定期存款的增速略有下降。这可以表明,居民和企业的风险偏好都在提升。”林英奇说。

第二个迹象是财富管理类金融产品增速的变化。年初至今固定收益类的理财产品,包括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公募基金、保险等规模增长相比去年明显放缓,而权益类公募产品和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增速回升。

“这可以看出股票市场的变化确实提高了一部分居民和企业的风险偏好,他们更多的通过权益类产品去投资,减少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缓解了资产荒。”林英奇说。

第三个迹象存在于非银存款的数据中,从历史上看,非银存款的波动主要有两个影响因素:一是资金进入股票市场,券商保证金账户增加;另一方面,居民申购银行理财、固定收益类基金等产品,非银机构认购定期存款。

7月份非银存款同比多增了1.39万亿元,而银行理财的规模同比少增了将近1万亿元,两者出现背离。“所以,我们认为应该主要是由于资金进入券商的保证金账户,这是驱动非银存款增长的一个主要因素。”林英奇说。

分析师指出,2020年以来居民储蓄意愿提高所积累的超额储蓄体量在4.3万亿元左右,甚至更多。未来,股市有望迎来居民存款的进一步流入。

2025年7月,A股新开户数为196.36万户,同比增长70.54%,创年内新高,但远低于2024年10月A股新增开户数685万户。

刘呈祥表示,2022年下半年开始,定期存款占居民金融资产的比例明显上升,一度达到58%,该超额储蓄现象延续到2023年上半年。主要是2022年11月债市“赎回潮”后居民风险偏好收缩,疤痕效应延续了约一年,直到2023年四季度理财规模才逐步开始回升。

根据刘呈祥团队的初步测算,预计2025-2026年到期的超额储蓄约4.6万亿元。根据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对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的结果,储户增加投资特别是股票投资的意愿边际提升,随着居民资产配置理念不断提升,未来多资产投资或为趋势,有望增加理财、基金和股票市场的体量。

林英奇也表示,目前约有4.25万亿元的居民超额储蓄尚未完全释放,未来若居民风险偏好持续改善,资本市场或成为主要承接方向。

国海证券分析师胡国鹏表示,2007年1月至2025年6月,居民存款占万得全A总市值的比值在0.44-1.84,截至2025年6月,该比值为1.55,仍处于历史高位,股市整体仍具备居民存款资金回流空间。

招商证券分析师王先爽则提醒道,居民存款向资本市场迁徙是长期趋势,但短期大量资金流入可能是市场情绪推动,需理性看待。预计2025年将有约105万亿元定期存款到期,若部分资金流入股市,可能带来显著流动性影响。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超4万亿元超额储蓄即将释放,流入股市潜力几何?》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4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