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法分子实施育儿补贴诈骗,《经济日报》:需加大惩罚力度、强化政策宣传力度

不法分子实施育儿补贴诈骗,《经济日报》:需加大惩罚力度、强化政策宣传力度

hydea0 2025-08-17 装修图样 2 次浏览 0个评论

国家育儿补贴制度这一普惠政策公布不久后,各地还未开放申领,却被不法分子盯上,冒充政府部门实施诈骗。多地警方相继发布紧急预警,提示公众谨防领取“育儿补贴”骗局。

经济日报》于8月17日刊发的文章指出,针对这些诈骗行为,需要多方形成合力、加快配套服务建设、加大违法惩罚力度,加强政策宣传力度。

不法分子实施育儿补贴诈骗,《经济日报》:需加大惩罚力度、强化政策宣传力度

首先,平台要及时建立“关键词监测”机制,将敏感信息纳入重点筛查,对可疑内容进行核实。其次,金融机构也应该加强对银行交易的监测和风险提示,及时采取措施,保护用户的资金安全。公安等部门要斩断犯罪链条。最后,群众自身要增强防骗意识,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

7月28日,中办、国办公布《育儿补贴制度实施方案》,明确从今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三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至年满3周岁。补贴通过全国统一线上申领信息系统,无论是户籍人口还是流动人口,都可以通过线上申领。各地将在8月下旬开始、31日前全面开放申领。

目前各地相关在线申请系统均还未上线,云南省昭通市、四川省泸州市、安徽省绩溪县等地公安部门却陆续接到反映,通过社交平台接到领取补贴通知,要求限时办理,通知内含有“网址链接”,登录后发现异常。

警方紧急提醒称,现在就联系“扫码申领”的、要求先交钱的、要求提供银行卡验证码的,以及如果有所谓的“补贴”小程序或者APP要获取通讯录权限、短信阅读权限、存储权限的,一定是骗子。

不法分子实施育儿补贴诈骗,《经济日报》:需加大惩罚力度、强化政策宣传力度

骗子在社交媒体群内发布虚假领取通知,随后诱导受害人扫描“领取补贴”二维码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资料,当受害人收到“中国银联”发送的短信验证码(实为骗子后台发起的盗刷消费验证码)并输入后,卡内资金立即被盗刷。

这些诈骗套路包括假冒官方发布短信,诈骗分子冒充卫健委、财政局发送含有虚假链接的短信;伪造政府网站,诈骗分子制作高仿“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或地方卫健委网站,设置“育儿补贴申领”飘窗;骗子还会制造紧张氛围,在微信群、QQ群发布“育儿补贴快速申领”“过期视为放弃”等虚假信息,制造心理压力。

昭通市公安局昭阳分局刑侦大队新侦中队民警李文娟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指出,可以记住几个核心要点来有效守住信息与资金的安全防线,包括,凡是带有链接的私人信息一律删除;政府官方网站的后缀一般都是gov.cn;涉及个人信息,一律不提供;不能开启屏幕共享和人脸识别。

此外,警方还提醒,若已受骗,应立即冻结账户、保留证据并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反诈专线96110”举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夏犹清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标题:《不法分子实施育儿补贴诈骗,《经济日报》:需加大惩罚力度、强化政策宣传力度》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